2)第91章 火锅_文武百官每天搬砖养我(基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孩他爹,真的有半天!”

  二儿媳妇一手搂住一个,抿着嘴笑,脸上焕发的神采驱散了之前近乎麻木的绝望。

  真好,他们都能活下去了。

  真好,娃儿们不用卖身为奴了。

  “老二家的,再去拿两个煤窝窝过来,今天咱们喝口热汤再睡。”

  *

  “徐女官,这是什么好东西?”

  “汤锅啊。”

  徐秋兰指挥着宫人把一口口新做出来的锅搬上马车,一边敷衍着匠作处层出不穷的问题。

  “你可别忽悠我们,谁家汤锅中间还加个铁片啊。”

  徐秋兰:“中间隔开就能加两种口味的汤,再把肉片切得薄薄的,往热汤里一烫,蘸着酱料就能吃。底下烧着火,也不怕凉了。”

  咕嘟——

  不知是谁咽口水的声音。

  一个匠人拍手笑道:“这想法好,我阿娘年纪大了吃饭慢,大冬天的饭菜凉的快,这东西正好给她也做一个。”

  “我也想做一个,有时候下值晚,回家也懒得热一热饭菜,春夏倒还好,冬天吃冷饭冷菜实在遭罪。做一个小点的锅子,放在小炉子上,也不耽搁蜂窝煤暖屋子。”

  “我和我媳妇儿口味差得大,这回可找着办法了。”

  徐秋兰也没阻止他们畅想,只在离开前给这点子正了正名:“这是国师给出的法子,她特许我等可仿制,只望尔等能感念国师之恩。”

  匠作处作为国师奇思妙想的践行之地,本就对国师有超出常人的崇拜,这下更是连连保证,肯定会让所有使用这种汤锅的人都知道国师之所为。

  徐秋兰对此满意点头,便走出匠作处上了马车。

  “走吧。”她略一思索,又道,“从北街那边走。”

  想起来上次去北街的铺子查账也已经是几个月前,正好今日还早,就顺道走一趟,不然也不知下次能抽出时间来又要到什么时候。

  “好嘞。”车夫吆喝一声,扬鞭一挥,马车平稳地动起来,水泥铺就的路面平整,也没有尘土,现在驾车都是不用吃一脸一嘴的土了。

  “干得不错。”徐秋兰放下账簿,确定上面的进项都没问题,夸了掌柜一句。

  “我记得掌柜家的小儿子前不久娶了媳妇儿?”

  掌柜的一想到这事就忍不住笑:“是,女郎竟还记着,我那小儿媳进门不到仨月,就揣上崽子,再过几个月家里又要添丁了。”

  徐秋兰暗道:这倒是巧了。

  “既如此,我便给小娃娃添份喜气,一楼门口那式样的长命锁,你拿一个回去给小娃娃压压魂。”

  掌柜的眼睛一亮,满脸喜气地连连行礼。

  门口的长命锁,最差的也是薄银片,说是薄银片,其实给孩子用太薄也不行,最轻的也有半两了,换成铜板得有几百文呢。

  盘完账又喝了杯茶,徐秋兰看时间差不多就起身准备回宫了。

  才走到门口就看到路对面有几个人在纠缠吵

  请收藏:https://m.t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