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十六章 天子的封赏_三国之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这二人早先力劝自己上表进贡朝廷,很明显是都是预谋意脱离自己,做好自立单飞的行径啊。

  这种背叛,对陶谦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虽说内心颇为恼火,可如今米已成炊,他也只能暗自吞下这个苦果。而这个时候,陶谦对于第四封诏书,不由起了深深的担忧。

  担忧自是怕朝廷对韩烈的封赏过重,从而彻底让韩烈失去控制。前次陈珪提出的驱虎吞狼,看似好计策,结果韩烈却料敌先机,把臧霸孙观等人给逼退,把一场恶战,就这么风轻云淡的化解了。

  现今想来,陶谦还觉得一阵后怕,韩烈这个年轻人,崛起的实在太迅速了,而且如今看来他手下也是颇有能人,如此人物,岂能不让陶谦升起戒备。

  韩烈一行,快马加鞭,仅仅两日之后,便赶到了郯城刺史府,不,如今可以称之徐州州牧府或者安东将军府。

  在原来的刺史府大堂上,一个提着鸭公嗓子的太监,年约三十左右的黄门郎,看着堂下如此年轻的韩烈,愣了愣神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汝是韩烈,韩子扬?”

  “回禀公公,正是属下。”韩烈沉声应道。

  “好,果然是器宇轩昂,不愧为国之栋梁。”那公公点点头,随即打开盛装圣旨的黄铜长管,徐徐展开念道:“茲有颍川韩氏子弟,为国尽忠……特诏封为广陵郡守,领右中郎将一职……”

  诏书的文字约有二百字,先是褒扬了一番韩烈历来功绩,最后才是皇帝封赏的官爵,跪在堂下的韩烈,在公公宣读完圣旨之后,方才俯首拜道:“臣韩烈,领旨谢恩。”

  “韩将军请起吧。”公公看韩烈态度诚恳,微微颔首把诏书双手呈送了上来。

  “多谢公公。”大堂之上,此刻徐州一众官吏在,韩烈也不可能公然贿赂,所以只得恭敬的表示了一番谢意。

  说实在的,听完诏书,韩烈多少有些惊喜的,虽说他从虎牢关下就一直有立下战功,在北海城下收降二十万黄巾,功劳看似不小,但实际追究起来,罪责同样不小。

  要是在太平盛世的话,韩烈的功劳远没有罪责大,但现在是乱世,自然很多法度也就形同虚设,尤其是经历了董卓之乱的朝廷中枢,更是支离破碎,这也是韩烈能够一下子得到两个如此重的官位原因吧。

  右中郎将一职,已经步入高级将领序列,广陵太守,同样也是一方牧守的实权,韩烈得到这两个实权职位,无疑就有了统兵权和治政权,那就是真正有了立足根本。

  “恭喜,韩将军。”当那公公宣读完诏书,原本安静的堂上,一下子就响起各种议论之声,羡慕的,妒忌的,腹诽的,不屑的皆有之。

  与韩烈关系不错的糜竺,犹豫了一下,还是主动站了出来,行礼祝贺道。

  “多谢子仲先生。”韩烈微微一笑,

  请收藏:https://m.t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