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章 虎门之战_1640四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炮台炮口朝东,位置偏避,远离主防线,几乎没有用处。

  横档与威远之间的东航道是珠江主航道,横档与巩固之间的西航道是珠江辅航道,在主航道上,鞑靼人拉起两道很粗的拦江铁锁。

  上横档南面250米的下横档岛无兵驻守。

  虎门炮台参考的是澳门要塞防御体系,葡萄牙人会什么,鞑靼人就会什么,葡萄牙人没搞的,鞑靼人也没搞。

  由于某些原因,葡萄牙人设计炮台时只考虑了海防,鞑靼人照抄之下,也未考虑来自地面的威胁,各炮城背后几乎不设防。

  如果只看海防,虎门炮台是很强大的工事,炮台用条石筑基,砖石和条石的主结构,外覆三合土防炮,虽然有很多地方未完工,但也临时修筑了沙袋炮台。

  整个炮台要塞防御体系,共有约5000守军,由广东水师总兵张国勋统一指挥。

  敌军重炮很多,用木质帆船与炮台对轰有一定风险,后世英夷有蒸汽船,可以在内河很便利地牵引战列舰至合适的射击阵位,守序没有,攻打炮台难度比英夷稍大,不过联军兵力更充足。

  放下望远镜,守序抬头看向桅杆,偏东风吹得战旗呼啦啦响。

  “元首?”

  “开始吧。”

  凌卫号升起进攻信号旗,各分舰队按指派任务行动。

  东航道有拦江铁锁,战斗不必考虑敌军战船威胁。

  克罗托号、阿格莱亚号2艘战列舰与古晋号、泗务号2艘巡洋舰逼近亚娘鞋岛上的威远炮城,那里是敌军总炮台,张国勋的总兵旗就在威远。

  欧佛洛绪涅号战列舰、伯伦希尔号、休伯利安号巡洋舰逼近上横档岛,与横档月炮台对射。

  多达30艘桨帆船配属给两支炮击分舰队,帮助风帆舰进至合适阵位,并给大舰提供掩护,防止敌军放出火攻船。

  炮战随即展开,战舰不必同所有敌军火炮交战,由于位置问题,敌军炮城只有部分火炮拥有射角,其中横档山上的横档炮台多数炮口指向东航道,没有1门火炮在射界内。

  4个陆战连换乘小船,在战舰掩护下登陆下横档岛。

  上下横档两座岛的山丘标高都是28米,陆战团未配属加农炮,他们有8门寸榴弹炮,6轻2重,400名陆战队员人拉肩抗,在下横档岛棱线后设立两处炮兵阵地,简单校准后,轻榴弹炮向250米外的敌军月炮台轰击,重榴弹炮向敌军山顶炮台射击。

  榴弹炮命中率不及直射的加农炮,但位于棱线后的炮兵阵地在敌军炮台射界之外,不会受到干扰,一发接一发榴弹射进敌军炮城,或是在兵营,或是在衙署,或是在操场上炸开,腾起一团团黑烟。

  旗舰凌卫号、战列舰塔利亚号和巡洋舰宾城号位于第二线。

  前线炮战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力,战舰有中弹,伤亡可以接受。

  半小时后,

  请收藏:https://m.t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