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两位老神仙_楚氏赘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多热切的招呼声。

  众达官贵人们,纷纷朝两位老者望去,一时惊喜。

  “哎呀,淳于老神仙。您老竟然来了金陵城,这是有好些年头没来了吧!可想死老夫了。待这大宴之后,定要去我府上喝一杯。”

  “李老神仙,您这闭关隐修多年,许久未见啊!终于舍得出关,在这凡尘走一走了。多年未见,老朽想念的紧啊!”

  金銮殿内,竟然喧嚣热闹起来。

  王侯三公九卿,许多人热切的主动问候这两名老者。

  当然了,孔寒友之类的大儒,自然是矜持,并未上前去招呼。

  楚天秀看到这两名老者步入金銮殿内,不由目光一亮,心中瞬间想起这两位老神仙的记忆。

  这两人,显然并非王侯公卿,都只是一介平民而已。

  但是,却能进皇宫内,赴这皇宫大宴,却是绝非寻常之辈。

  淳于纯,大楚一代神医,游医天下数十载。

  且不说他自己的医术有多高明。

  光凭他的大徒弟宋邑,当世良医,是宫廷御医首领,为皇帝和后宫诊病。便知道他的医术之高明。

  这位淳于纯老神医不愿侍奉王侯,有诸侯王邀请也不去,只在民间行走。

  这金陵城里的达官贵人,就算是三公权贵,也有头疼脑热的时候。谁家有病人,不想请淳于纯老神医出手相救?

  淳于纯在大楚皇朝,就是一尊四处游走,漂泊不定的活神仙。能否遇上,完全靠运气。

  至于另一位,那名气大的更别提了,简直如雷贯耳。

  大楚以黄老之道治理朝政,连大臣们都主修黄老之术。

  这黄老之术,源于道家。

  大楚皇朝的道士,何止数万之众,呼风唤雨,遍布整个皇朝境内的百郡所有城镇和乡野,影响力极大。

  而道士之中,名望登峰造极之辈,无疑就是眼前这位李自然老神仙了。

  这两位虽是乡野平民,可在大楚皇朝的名气和威望之高,却是极少有人能望其项背,不亚于诸侯和公卿。

  楚天秀这位“小昏侯”,经常在金陵城里到处闲逛和折腾,当然早就听过两位老神仙的鼎鼎大名。

  只是,以前未曾和两位老神仙打过交道而已。

  没想到,在这皇宫大宴上,居然能看到他们两人联袂出席,也算是非常罕见了。

  “两位老神仙居然有空入宫,哀家这是喜不自胜啊!”

  沈太后见了他们二人,面色惊喜。

  “贫道李自然,给太后请安了!”

  “小臣淳于纯给太后请安,太后这面色红润,看来气色不错。”

  李自然和淳于纯两位老神仙,来到太后面前,躬身施礼。

  “宋御医给哀家开了一些调养的方子,在两年的精神是越发的好了。来人啊,快给两位老神仙赐座。哀家有些疑惑,正要请教李老神仙。”

  沈太后笑道。

  立刻有老嬷嬷,安排两位老神仙入席就坐,就在沈太后的旁边,尊崇无比。

  也好方便,太后向他们说话。

  楚天秀眯着眼睛,不由琢磨起来。

  这老道士、老郎中,名气不是一般的大啊!大楚的道士、大夫里面的首领级人物。

  就不知道,他们两位的本事,够不够大了。

  本事大,才能有大用处。

  ...

  孔寒友站在远处,看着两人如此受尊崇的一幕,心中百味交际,说不出什么滋味,暗暗摇了摇头。

  一个装神弄鬼的道士,一个大夫而已,居然受到满朝上下,如此热捧。

  沈太后对道士、对大夫,如此尊崇,对他这治国的大儒,却不屑一顾。

  这儒家何日才能在大楚,大举兴盛起来?!

  “恩师勿要心忧,只要能劝动皇上,迟早能推行儒术。”

  董贤良却是淡定,低声道。

  “哼,两个学了小术的老朽而已,不值一提。我们儒生早已经遍布大楚,私塾学童莫不学儒术,迟早要推行天下。”

  晁方正也是不屑道。

  孔寒友看了这两个年青气盛的弟子一眼,却还是叹了一口气。

  他们还年青,或许能看到大楚皇朝,举国上下尊崇儒家的一天。

  但是他老了,七八十岁为之苦苦追寻了一生,却不知能否见到这一天了。

  请收藏:https://m.t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