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朕,心忧...啊!_楚氏赘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于安乐”这一句节选。

  这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治国雄文。

  说的是,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举国上下安于享乐,那么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皇帝说自己心忧,心里烦得很,这题多半是由此句引申出来。

  让众举子们给他解解心忧。

  当然了,也能在《诗·王风·黍离》里,找到这么一句原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从《诗》里去解题,难度要小很多...但是偏离了国政,可能会解错题。

  ...

  主父焰面色冷峻,闭目,睁眼。

  仅仅一个瞬息。

  他眸中寒光毕露,提笔疾速。

  “《大一统策》!”

  “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治也。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治也。一家而两主,一家不可治也。”

  “故,臣以为。主尊臣卑,上威下敬,令行人服,治之至也。”

  “书同名、车同轨,上下统一,法令畅行。此至正也!”

  “臣愿效死命,为陛下一统天下法度,以解帝忧!”

  ...

  晁方正听了题,露出会心淡笑。

  原以为殿试会有多难。

  没想到,今年的殿试策问,居然这么简单。

  皇帝心忧。

  俗话说“内忧外患”,帝君的心忧当然是在内部了。

  内忧,何解?

  诸侯割据,乃头等内忧也!

  干掉天下诸侯,不敢说皇帝心忧全消,至少心忧减一半。

  “《削藩策》!”

  “吴王、楚王、赵王、济南王等诸侯,割据一方,削弱朝廷大政,为祸甚!

  臣愿提兵,灭诸侯,辅帝业,为帝君分忧。”

  他提笔而书,洋洋洒洒,一片灭诸侯国的雄文出世。

  ...

  董贤良沉吟。

  皇帝心忧?

  确实忧虑啊。

  瞧瞧这天下,北有匈奴每到寒冬便屡屡扣边,诸多藩属国也是蠢蠢欲动不安生。

  内有众诸侯王割据郡国,目无朝廷,蓄兵屯钱粮,居心不小。

  而在朝廷上,众公卿大臣们纷纷嚷嚷,各持百家之学,各有理论,各持已见,各行其是,国政难以协调一致。

  皇帝能不忧吗?

  忧虑多如牛毛,处处都是忧患,以至于皇帝根本无法一一道来。

  所以干脆一句“朕,心忧...啊!”来一言以括之。

  怎么破解这大楚皇朝,内忧外患的局面?

  光是单独解决一个问题,是没用的。

  解决这个忧,还有那个忧。

  唯有彻底大一统,整合大楚皇朝的内政,集聚全部的国力,方能驱逐外敌,大破匈奴。

  不过,他经常跟晁方正、主父焰等交谈,他们几位也深谙此道,定然会从这里开始解题。

  必须独辟

  请收藏:https://m.t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