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章 和皇帝讲价钱2_俺宝玉在清朝当大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王之一。在顺治六年,晋封为多罗贝勒,在顺治八年,晋封为多罗安郡王,在顺治十四年,晋封为和硕安亲王,此时的他位居清朝皇室的最高位阶。传闻,在顺治去世前还曾想着将皇位传位于他,但是最终还是在汤若望的劝谏之下,放弃了这种想法。

  爱新觉罗·杰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也是清朝闻名的六大亲王之一。在顺治六年,袭封多罗郡王,在顺治末年改封康亲王。康熙十三年时,三藩之乱发生,杰书被授征南大将军,率军围剿耿精忠,并迫使耿精忠投降。而在康熙十五年,杰书他还率军击败郑经及其部下,收复沿海的厦门、金门等地,逼迫郑经率残部逃回台澎地区。

  我的天哪,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啊,虽然康熙小儿有“任人唯亲”,但是这几个“亲戚”还真的没有辜负他。

  这就有点儿不是太礼貌了,宝玉(燃小石)赶紧拱手,用正常的礼节给这四个“大人物”见面。然后转过身对小皇帝深深地鞠了一躬。

  “小贾大人,为什么前倨后恭啊?”

  “这都是礼尚往来,看到这四位,俺就知道,皇上对俺这次东北之行非常重视,所以投桃报李,我必须对这四位将军恭敬。但是……”宝玉(燃小石)梗着脖子,眼巴巴地看着小皇帝。

  小皇帝也非常配合,问道:“但是什么?”

  “但是,恐怕皇上还漏掉了两个个关键人物……那就是鳌拜大人和遏必隆。”

  “哦?说说你的理由?”

  “因为东北打仗需要鳌拜,东北的经济建设需要遏必隆。”

  在宝玉(燃小石)和小皇帝的对话过程中,四位“大人物”和李光地都看傻了,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没有人会这么对皇上说话,按照礼节,臣属对皇上每说一句话都要带上“敬词”,都要有一个开头,等罗七八嗦说完一堆套话之后再才能说正事,现在听到小贾大人如此说话,就觉得怪怪的。

  但是的确这样说话非常轻松痛快,而且简单直接明了。

  小皇帝看着其他几位大臣惊呆的目光说道:“知道为什么把你们都叫过来,不仅仅是想让你们给这位即将出发的黑龙江一品大将军提一点儿小意见,同时也是为了让你们看看,这位小贾大人是这么做事情的。你们先看看小贾大人给朕上过的奏章。”

  小皇帝把一小半匣子的“奏疏”拿过来给了李光地,李光地给四位将军个拿了几份。

  “启禀皇上:兵出青海可行。”

  “皇上:内务大臣,俺不干。”

  “皇上:俺要搞活伊犁的经济。”

  ……

  看到这些跟“口水话”一样的奏章,几位将军再一次被惊住了。这非常神圣的“奏疏”还能这样写?

  皇上继续说道:“知道小贾大人办事情为什么那么快吗?因为他一下子就把主要的事情说出来了,把最关键的部分都说的痛快,没有那么多的套话,以后军政处的奏疏就这个为标准。传朕的话,让鳌拜大人、遏必隆大人进来。”

  (宝玉(燃小石)是如何布局的,请看下一回合分解)

  请收藏:https://m.t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