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六章 所谓“游”牧,不过如此_三国从招揽赵云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他老人家对这种一边倒的屠杀,不感兴趣,还不如留在刘平身边,好好培养一下自己的未来的女婿有意思。

  事实上,踏顿的方略和布置极为简单,可是经过郭嘉和沮授的细化,吕布的讲解,刘平着实涨了不少见识。

  对于大多数中原的汉人来说,游牧民族既然是游牧,那就是居无定所啊!

  可是所谓的居无定所,不过是作为农耕民族的汉人的一种错觉而已,虽然不像汉人一样固定,可也不是漫步边际,而是有迹可循的。

  汉人有城镇,有村庄,有农田,而游牧民族呢,他们也是有营盘点的!

  和这个时代大汉的大多数城池是依水而建一样,再怎么游牧,他们也不可能脱离的水源而单独存在!

  事实上,相对于人,那些游牧民族所放牧的牲畜们,对水源的依赖才是更强的,所以游牧不是真的“游”,而是半定居。

  游牧部落的本质是一座沿着固定路线移动的城市。

  部落里有店铺,有牧民,有匠人,还有作为首领存在的统治阶层,比如小帅、豪帅、部落大人等等。

  与汉人城市的区别,只不过是房屋是可拆卸后放在牛车上拉走。

  也就是说,所谓的游牧,其实是“游”到一个水草丰满的地方,扎下营寨,待上一段时间,然后再次“游”到下一个地方。

  毕竟,同一片草场,草的数量是有限的,牲畜们啃食了一段时间之后,可不会立刻就长出来,这时候就需要换个地方了。

  但是,事实上,草原上适合放牧的地方并不多,能放牧的地方必须靠近河流,没有水源,牲畜都会渴死,还放毛线。

  草原虽大,但是靠近水的地方也就那些,这些合适放牧的扎营位置,就是所谓的盘营点!

  那些游牧的草原人,祖祖辈辈在草原上生存,对于草原上哪里水草丰沛了若指掌。

  哪里草好,哪里草坏,哪里背风,哪里阴冷,哪里容易白毛风,哪里容易起蚊子,哪里靠近山脉容易躲风,哪里高不容易被水淹了等等。

  而来自中原的汉人怎么可能会知道这些,就算是那些常年在边塞作战的边军,也不可能会知道所有游牧民族的盘营点。

  知己而不知彼,更不熟悉天时、地利,汉人和那些游牧民族作战,吃亏的地方就在这里!

  霍去病这种罕见的能力、胆识、运气都极佳的奇才可是罕见的。

  论硬碰硬,那些本质上的是牧民的异族,怎么可能会是精锐汉军的对手!

  可是一旦让这些不熟悉草原的中原汉军出征,进入草原,跟游牧民族消耗下去,那可不是一般的损耗国力。

  汉武帝他老人家不就是最直接的例子么,刘彻倾尽国力,又有卫青、霍去病这帝国双壁,几次出征,打出了大汉的国威,让汉人的脊梁挺拔。

  可是也确实耗尽了前汉,文景在内,六十年的积蓄,以至于最后大汉动荡,汉武帝都发了罪己诏,国力之损耗可见一斑!

  放到眼前也是一样的,刘平的幽州军同样不清楚,至少不完全清楚轲比能那些盘营点的位置。

  刘平的幽州军不清楚,可不代表没有人知道轲比能的底细!

  请收藏:https://m.t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