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章 京阪梦(52)_穿到民国后前任满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主跌倒的时候,我以为会像其他小说一样,以悲剧结尾,宣扬“命运难以改变”的主题。却没想到女主她站起来了。”

  “我难以形容看到这段剧情的震撼,心中燃起一种很振奋的心情。”

  “我也是有一种又心疼又骄傲的感觉。”

  霓虹人不懂爽文,又或者说,他们的文流不允许正面的、积极的剧情存在。

  可爽文的魅力无人能挡,再加上这样的精彩桥段是发生在女性角色身上,更让女性读者感到通体舒爽,恨不得亲自逮住作者一顿夸。

  新时代女性就应该这样,就应该这么勇敢、坚强、充满力量。即使受伤,也会忍痛站起来,继续完成梦想。

  只是还有一些喜爱日式悲剧的读者,十分不满地评价说“虽然这样的剧情也不错,但我看来,必须得是悲剧才能升华故事”

  “悲剧的确更有美感”几位女生又连连点头,在她们看来,爽文和悲剧相互间并不排斥。

  正当此时,售票小姐贴心打断客人的话“东京桥,东京桥到了,不要再坐过站啦。”

  几位女生差点又因为讨论小说剧情而坐过站,听到售票小姐的提醒后,相互对视一笑,赶紧下车回去上班了。

  上班路的骚乱结束了,黎觉予效应却还在继续。

  青靴主要在东京传播,偶尔有几本通过京阪特别快线流传到大阪,却因为数量稀少没有引起重视,反而是今天的大阪日报头条内容,值得大家热烈讨论一下。

  打开大阪日报的第三页,娱乐板块的头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黑白印刷的超大照片。印刷油墨的不平整,导致舞台上每个人脸都看不太真切,像被蒙上灰色面纱一样。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剧团全员都着复杂洋裙,背靠华丽风格的舞台装置。

  对照片产生好奇的观众,再将注意力挪至标题,轻声念叨“宝冢歌剧团公演大获成功,西洋风格歌剧广受好评。”

  为了证实这句“广受好评”所言不虚,大阪日报记者还在底下放入大阪各家贵女的原话。

  有大阪部长的“宝冢歌剧团的新国民剧概念,极具教育意义,不仅票价很便宜,还融入不少西洋歌剧和音乐”

  有中西家夫人的“天真、纯粹、专业。”

  有物部家夫人的“专科生表演极具发展潜力。”

  专业人士的评价,永远是人群讨论的风向标。

  在几家贵族夫人的赞扬下,宝冢歌剧似乎成了大阪及附近有钱人的业余活动,就像东京贵族热衷帝国剧场一样,大阪贵族对抢占宝冢歌剧团门票的行为乐此不疲。

  可惜,帝国剧场有1900个座位,而宝冢新歌剧场算上站票,也只有1000个座位。

  报道宣传让公演一票难求,甚至还有人向剧团投诉,要求更大、更好的剧场。至于宝冢歌剧团会不会因为观众投诉,选择修建新剧场,

  请收藏:https://m.t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