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章 终归上海(27)_穿到民国后前任满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穿着一身时髦法国时装,踩着一双露趾的高跟鞋,哎哟,衬得肤色可不要太好看了”

  “没挤进去的太太,就远远望上一眼,立刻打车去外滩找裁缝做衣服了。”

  上海太太的朋友捂嘴笑“真的不敢想象,以后全上海的裁缝得多忙。黎小姐每穿一身新衣服,一堆女人照着做,每换一个新妆容,一堆女人冲到沙龙消费。”

  听到这,邵主编有想法了。

  趁烟民们醉生梦死,他赶紧抽身出去,朝报馆快马加鞭赶去。

  连续几天的新闻轰炸,黎觉予本人感受不到,却直观体现在书籍售卖上。

  玛丽亚女校西学班,几乎都是黎觉予曾经的同学。她们眼睁睁看着黎觉予回来,爆红,一切似乎水到渠成,令人羡慕心生向往。

  而曾经吐槽过京阪梦和巴黎梦不真实的人,在知道书中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后,全都懦懦不敢多说什么,只敢羡慕又挽尊地吐槽一句“谁让她不提前说这是日记”

  至于本身就喜欢两个梦的人,知道这是事实后,更开心。

  班长甚至将巴黎梦女主登上百老汇的片段,誊写在本子上,用来时时刻刻激励自己。因为喜欢,她们还打算自费,将两本梦翻译出来。

  还没等女校做出这种壮举,商务印书局就承接新闻浪潮,推出黎觉予的中文版。

  消息一出,万人惊喜。

  “我也听说了,刚准备放学后去买呢”

  “我想让母亲带我去彩妆沙龙,被骂小女孩家家化什么妆。我一说黎觉予和我一个年级,她们顿时就不说话了这下我终于找到父母的弱点了,等我买好书,回去让她们开开眼界”

  “我也是我说我要唱歌剧,母亲拒绝,我提起黎觉予她们就不说话了。”

  “你们也要去买书吗带上我吧”

  能在圣玛丽亚女校上学的,都不是穷人,因为太喜欢某样东西,买走十个八个是常事。班长甚至信誓旦旦地说“我就买三十本。”

  “一本收藏,一本,一本誊写其他全拿来送人,送到北平、苏州去。”

  班长家搞水路物流的,人脉广得很。

  她又是一家族里能接受教育的娇小姐,想让谁看书就让谁看书,不敢违背的。

  可大家想法很好,从白利南路走到宝山路东方图书馆的时候,大家却都集体傻眼了东方图书馆是商务印书局出资打造的印书局,五层的铜骨水泥大厦,容客量极大。

  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图书馆门前,居然还能站一排人。

  虽然往日宝山路人也多,却也不应该那么多啊

  现在可是工作日啊

  像是意识到什么,班长问队伍最末尾的女生“你们在干什么呀”

  “买书啊”回答者是附近普通中学的学生,外语水平不足以支撑看懂原版书,听说出中文版后特地翘课来排队“一层能买到梦。”

  “那这一整条队伍”

  “自然都是在买梦的

  请收藏:https://m.t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